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有政協委員指出,后疫情經濟之下,雖然靈活用工已趨主流,但由于新業態下用工關系的改變,靈活用工制度將不斷完善,靈活用工從業者享有勞動保障也將更加堅固。因此,國家加快靈活就業立法進程,進一步保障靈活就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同時,最近不少開展副業的白領對小編反應表示,疫情結束后想要考慮在本職工作外兼顧副業。他們既希望通過本職工作獲得穩定的五險一金,也想要副業可以作為收入的補充。但是對于新手總是擔心依靠承接任務成為靈活用工從業人員會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更多的學習和了解靈活用工。
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勞動者為增加收入往往會選擇在本職工作外做副業,尤其是隨著靈活用工的快速發展,地攤帶貨、開網約車、美團外賣,8小時后的任務選擇越來越多。但賺做副業,真那么簡單嗎?有法律人士建議,勿因一時之需而匆匆與不良平臺合作,平臺不規范性反而容易給勞動爭議的發生埋下隱患。
由于存在經濟風險,靈活用工小編建議全日制勞動者在選擇靈活用工平臺時要慎之又慎。首先需要考察的是評價標準和信用體系。用工單位因為是短期合作,靈活用工平臺更需要大量企業數據的支撐,企業數據系統、職業人數據、大數據技術等與平臺數據共享,通過平臺交換數據進行職業信用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安全的社會保障。
職由人以企業降低用工成本,提高零工的收入為核心,實現靈工匹配、任務管理、結算管理,到后臺以數據中心加模塊化的薪酬管理的模塊化服務平臺,形成了一套安全合理的數字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