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出臺更多支持新增就業崗位的措施,抓緊改善不合理限制靈活用工的規定。對于這些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的新職業,未來政策層面不僅要支持新就業,激發就業機會,還要保障從業者職業安全。
對此,很多企業也在轉型成為平臺型企業,對于員工的包容性正在變大,從限制員工工作到如今鼓勵員工自己創業、成為公司的合作伙伴。相對而言,小微企業也是平臺型企業的受益者。數據顯示,從事線下推廣收錢碼的數字微客,既有個人兼職,也有創業團隊,其中99%來自5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營業狀況最好的單月收入達數百萬元。如此看來,新興領域正在大量使用靈活用工。
對于實質為靈活就業的零工經濟,從個人而言,為了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也會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通過靈活用工平臺與企業成為合作伙伴關系,這樣可以盡可能的避免空檔期。比如,當A企業沒有業務時,可以去服務B企業,以賺取比固定工作崗位更多的報酬。而且還可以靈活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時間,賦予自身選擇工作的權利。
除了合理匹配之外,靈活用工人員的興趣相投也成為這些新職業興起的原因之一。雞湯文案師、心愿制作師、歌單導師等小眾職業從業者能夠在新的就業形態中去完成過去想做卻沒機會做的事。
因此,不管是從企業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而言,靈活用工在新興領域都擁有很高的市場,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